【嚴慧晴、黃筱庭、黃新媛/臺北報導】
HMT是一個透過培力和陪伴,創造原民兒少多元發展的教育支持組織。2020年「HMT你好明天」已由內政部核准,成為立案合法的人民團體。除了寒暑假舉辦多元培力營隊陪伴孩子,也利用周末的時間進行專業工作坊,每月回訪輔導、培訓原鄉孩童舉辦活動和市集的方式,讓孩子們在活動中探索自我,挑戰更多未知的事物!
偏鄉學校一直處在缺乏教師的窘境中。代理代課缺一招再招,即使退而求其次改招聘大學畢業就有報考資格的代理、代課老師,依然有許多缺額未補齊,偏鄉教師流動率大和偏鄉老師招考不易,讓偏鄉孩子早已習慣老師來來去去。
團長楊庭瑄說,曾經有位孩子問他「啊你要考老師來教我們喔?」,那時她的想法是「為什麼你一定要覺得老師才能夠教你什麼東西,或是為什麼一定要是你的家長才能夠怎麼樣」,理想的教育在團長心中充滿著不確定性,但她希望「每個孩子不管你在哪裡,你可以知道你自己未來想要做哪些事情,你可以勇敢的去做決定。」她說:「在未來,我們的孩子可以跟別人站在同條線上,並勇敢舉手做出他們想要的決定,這也是我覺得不是老師、不是家長,但能夠做的一件事情,我希望在他們做決定的結果或是過程中能陪他們一起走一段路。」
HMT本身的理念跟其他的大學社團有很大的區別,其他社團所舉辦的營隊大多都是以一次性服務為主,HMT注重在服務地區長期的陪伴及深耕,使用詳細的課程模組以及完整的規劃,如週末的培力活動或是工作坊以及定期的回訪活動就是他們在地耕耘的最佳例子。兩個對口在銜接的過程是重要的,不只是精神的傳承更應該要有同等的交流,並且知道當地的需求,這樣孩子們在面對其他不同的志工組織時不需要一遍遍的適應,讓他們面臨一次次的離別,但卻沒有真正看到他們的需求。HMT副團長余茹芳說:「部落裡的小孩很自然,不管面對志工或任何人都很真誠,我相信如果他們有機會,會是最勇敢嘗試的人。孩子們很用心感受所有志工的好,也了解HMT不會只來一次,知道他們會來很多次,並且陪伴他們很久。」
除了民間團體的努力,偏鄉教育還需要政府的支持,像是偏鄉教師流動率太高,以及偏鄉跟都市教學上面的差異,面對資源不足的問題,偏鄉的孩子可能需要花更多的努力才能獲得跟都市孩子相同的教學資源,在課業分數上難免會有落差,而在這之中還有加分制度的問題產生,我們雖然希望能做出改變讓教育體制變得更好,但其實更重要的是,我們從自己跟我們要教育的下一代以及接觸到的孩子出發,雖然沒辦法做很全面性的改變,但是當我們能夠拉起一個孩子或是帶著他做出改變時,這個孩子的人生或許會變得不一樣,同時能跟著他一起學習、成長,未來接觸更多孩子時,再帶給他們不一樣的觀點,等待解決問題的同時,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去改變這個世界,才是理想教育該有的模樣。
除了民間團體以及政府的努力,也需要一般民眾的支持與協助,他們認為,有些人可能適合到第一線做出貢獻,但每個人的能力不同,如果有關注的議題或是組織,可以用各式各樣的方法支持他們的行動,當然最直接也最方便的事情就是捐款。術業有專攻,每件事情的背後都需要有人力運作支撐,一但有了固定的收入才能去維護工作的高品質及效率,當然她也希望更多人能理解後面的運作模式,進而在自己所喜愛或認同的模式上繼續將愛擴散出去。
副團長余茹芳在過去對教育與廣電非常有興趣,在選大學科系時自己毅然決然地往廣電的道路上走下去,然而在大三,進入了HMT接觸到自己當初沒選擇的教育領域,之後也準備考教育相關的研究所。透過在HMT團隊的生活,余茹芳想說:「不管你之前做甚麼選擇都是一種累積,之前做的努力跟學習是不會浪費掉,所以不管是遇到甚麼抉擇的時候都不用太擔心太緊張或是太焦慮,只要好好努力繼續做,走在你喜歡的道路上做你喜歡的事情。」
最後團長楊庭瑄說有一次在南投當志工時,遇到了一個喜歡頂撞志工的弟弟,那時兩人磨合了許久,中間也發生過一些大小衝突,不過最後兩人便成了很好的朋友。一年後那位弟弟在選擇國中時選了一間距離家裡大約一個小時的學校進入棒球隊中學習,之後也無法常常回家,「我就覺得天啊!他這樣的小朋友他爸媽真的有考慮過要把他送去其他地方念書嗎!兩三個禮拜才能回家一次,又是團體生活,我光想就出現一大堆的擔心。」
在團長心中,和小孩相處這件事已經不知不覺從服務變成為自己生活中很重要的存在了。後來楊庭瑄(丸子)告訴大家,每個家長其實都要經過內心無數次的掙扎,也沒有人能告訴他說這個決定會是對的,家長就是要花很多的時間去接受說孩子這個時間點就是要去外面念書,才會有更多機會,或許對他來說才是好的事情,我們應該要相信他會有很好的表現!在學習的階段中,不管是磨擦或是成長過程都能找到一個跟別人很好的相處方式,也可以找到一個屬於他自己適合的生活方式。